
4月16日,我校组织召开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汇报会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预备会。周启良副校长出席会议,教务处处长廖鸿纯、副处长刘海兰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参加会议。刘海兰副处长主持会议。
会上,大家一起学习了《长沙医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学校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持续建设做出了明确要求,对课程建设经费资助、课时奖励、激励政策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引导和激励现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标准持续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在校内外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接着,各课程负责人对课程建设进展、存在问题、建设计划进行汇报,并对照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的标准与要求,分析已具备的条件及有待提升之处。各课程负责人均表示将对照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标准,继续加强课程建设,全面提高课程“两性一度”水平。
廖鸿纯处长对课程建设工作作出部署,指出课程重在建设,认定只是开始。一是要求大家明确课程五年建设规划,分年度列出课程建设清单,边建设边应用,建设与应用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重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做好一体化教学设计,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三是要严格对照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申报标准和要求,反复研究、吃透申报要求与标准,为本次申报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课程申报材料质量。
最后,周启良副校长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作出指示。一是各课程要大胆创新,迈的步子要再大一些,突出课程特色、建优课程资源、强化课程应用,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等五类“金课”的一体化教学创新设计。二是明确课程负责人是课程建设质量第一责任人,要制定好课程建设总方案,有序推进课程建设计划实施,要明确课程团队成员承担的建设任务,合理分工,充分发挥课程团队建设合力,确保课程建设取得实效。三是要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在建好用好的基础上,多渠道广泛宣传,扩大课程校内外的选课面、受益面和知名度。四是要高度重视本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认定工作,要克服困难,通力协作,推选出优秀课程参与申报,力争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突破。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按照“边建设、边立项、边认定、边推广”的课程建设思路,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在“双万计划”的指引下,期待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